kaiyun「中国大陆」开云官方网站

2024年中鼎股份分析报告:非轮胎橡胶制品龙头三大增量业务放量可期pdf|开云网站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开云永远不变
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简体中文 line EnglishEnglish

公司动态

2024年中鼎股份分析报告:非轮胎橡胶制品龙头三大增量业务放量可期pdf

  中鼎股份主营业务为密封件、特种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公司产品主要

  应用于汽车领域,同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家电、船舶、化工、电力、铁路、航空航天等

  领域。自成立以来,公司积极借助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扩张发展主业,目前公司的产品

  主要应用于汽车的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系统、智能底盘橡胶、智能底盘轻量化系统、冷却系统、

  密封系统等领域。在非轮胎橡胶制品领域公司已经具备雄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能够满

  足各类主机厂同步开发战略需求,牢固确立了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的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鼎集团已经连续5年上榜,位列本

  次榜单第95位。欧洲橡胶杂志(ERJ)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

  公司发展历程:2006年11月实施重大资产重组,2007年1月15日,公司名称变更为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3月6日,公司股票撤销其他特别处理后简称变更

  为“中鼎股份”。2008年,中鼎在德国设立中鼎欧洲公司,开启海外并购之路,先后收购

  德国KACO、德国WEGU、法国FM、德国AMK、德国TFH、普利司通减震橡胶业务等。

  经历海外并购“全球并购”、“中国落地”、“海外管控”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

  管理经验。现在公司已经步入海外管控阶段,公司按照五大事业部构建全球组织架构体系,

  进一步推进全球大协同战略,在更高层次实现全球战略协同、平台协同、技术协同、产品协

  通过海外并购和扩张过程中对欧美先进技术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公司在智能底盘空气

  悬挂系统、智能底盘橡胶、智能底盘轻量化系统、冷却系统、密封系统五大领域确定了行业

  空气悬挂系统:使一辆汽车既有轿车的舒适性,又有了兼顾越野车的操纵性能。空气悬

  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控制单元、多系统传感器、空气弹簧等等。2016年,公司并购德

  国AMK,迈入汽车空气悬挂系统、电机电控系统领域,也是公司进入汽车电子方向的起点。

  AMK是空气悬挂系统和电机、电控系统的高端供应商,尤其是在空气悬挂系统领域,是行

  业前三的领先者。自九十年代进入空悬系统业务领域以来,不断提升产品总成技术,深耕行

  业二十多年,为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奔驰、宝马等世界顶级主机生产商配套。截至2023

  轻量化底盘系统:汽车金属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底盘系统,包括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制

  动系统和行驶系统。近年来,公司大力发展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产品,锻铝控制臂总成项目

  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旗下子公司四川望锦公司,其核心技术为球头铰链总成产品,是

  底盘系统核心安全部件及性能部件。随着公司在底盘轻量化系统总成产品业务的不断推进,

  已经取得奔驰、长安、广汽、比亚迪等多个传统主机厂订单,同时在新能源头部企业业务都

  流体管路系统:2017年,公司并购德国TFH是发动机/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系统优秀供

  应商,拥有自主专利的独家生产技术creatube工艺以及TPV软管和尼龙管的核心技术,公

  司在所处细分领域行业全球排名前二。目前,全球OEM主机厂业务以德国TFH为主导,全

  球非主机厂业务以中鼎流体为主导,主机厂客户包括宝马、沃尔沃、奥迪、大众、吉利、小

  鹏和理想等。TFH中国公司目前已经完成建立并开始拓展国内市场,未来有望拿到更多项目

  密封系统:旗下子公司德国KACO、美国COOPER、美国ACUSHNET拥有国际前三

  的密封系统技术。KACO为代表密封系统旗下企业积极推进新能源布局,已经开发配套成功

  高性能新能源电机密封。同时,公司目前已经开发批产新能源电池模组密封系统和电桥总成

  减振降噪底盘系统: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中鼎减震一直深耕于汽车减振系统,在衬套类、

  顶端链接板类、发动机悬置类等产品上拥有多项专利。在公司收购德国WEGU后,其核心

  产品硅胶动力吸振技术为汽车领域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振动噪音解决方法,在橡胶减振降噪领

  归母净利润从1.3亿元增至9.6亿元,CAGR15.2%。2019-2023年,在行业低迷和外部环

  境的严重影响下,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工厂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的提升,对海外企业进行

  费用优化及非核心业务剥离等一系列举措,国内外业务保持持续向好的成长态势,公司整体

  利润逐步提升。截止2023年6月,亚洲、欧洲、美洲三大区域生产占比分别为57.1%、32.4%、

  图3:2008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图4:2008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冷却系统占比最大,其次是智能底盘橡胶业务,密封业务排第三。

  公司主营产品分为密封系统、智能底盘-空悬系统、智能底盘-轻量化、智能底盘-橡胶业务、

  冷却系统及其他。在冷却系统领域,自2017年并购德国TFH以来,公司大力推进新能源汽

  车热管理管路系统总成业务,冷却业务营收占比由2017年的20.2%提升至2023H1的31.2%。

  2023H1,公司总营业收入81.9亿元,其中,密封系统、智能底盘-空悬系统、智能底盘-轻

  量化、智能底盘-橡胶业务、冷却系统业务收入分别17.5、3.6、5.6、17.5、25.6亿元,占

  毛利率方面,除其他业务外,密封系统毛利率最高,空悬系统毛利率自2020年以来逐

  年提升。2023H1,公司密封系统、智能底盘-空悬系统、智能底盘-轻量化、智能底盘-橡胶

  图5:2017-2023H1公司按业务收入结构(亿元)图6:2017-2023H1公司按业务毛利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注:期间披露口径有所变更)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注:期间披露口径有所变更)

  公司国内外收入占比趋于均衡。2014年之前,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国内。2009-2019年,

  公司国外业务收入占比持续增长,2019年,公司国外和国内营收占比分别为67%和30%。

  2019年之后,公司国内收入占比有所提升,2023H1,公司国外和国内收入占比分别为55%

  和44%。毛利率方面,公司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毛利率较国外更高。2023H1,公司国外和国

  图7:2008-2023H1公司业务按地区收入结构(亿元)图8:2010-2023H1公司业务按地区毛利率(%)

  品牌优势凸显,产品销售向中高端车型发展。公司大客户包括大众、比亚迪、福特、通

  用、戴姆勒、宝马、理想、VOLVO、长安等。2023年上半年,公司前十大主机厂客户直接

  与间接总销售额42.6亿,占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的52.1%,高端客户集中度较高。

  新能源领域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智能底盘系统为核心,

  同时在热管理管路、电池包电机密封等多个新能源板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上半年,

  公司新能源领域业务实现收入26.0亿元,占2023年上半年汽车业务营业收入比例为33.0%,

  其中国内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领域业务收入为17.1亿元,占2023年上半年国内营业收入

  公司股权结构: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40.46%。公司拥有上百家参控股子公司。其中,中鼎减震是减

  震橡胶业务经营主体,也是中鼎减震橡胶减震制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迁扩建项目(一期)的实

  汽车密封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引擎、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各系统,在汽车构造中发挥

  防渗漏、减震等关键作用。橡胶作为一种超弹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油、耐高低温、

  弹性、气密性等显著特征,是汽车密封系统主要采用的材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新

  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汽车密封件结构的合理性,产品的安全性、多样性是当前汽车密封行

  适合静态密封、动态密封等多种密封形式,可应用于旋转运动、轴向往复运动或组合运动(例如旋转往

  异形密封圈截面或外形不规则的橡胶密封圈,适合静态密封,广泛用于汽车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各个系统。

  轴封适用于高转速、高温、高压、润滑状况不佳的工况,主要用于汽车空调压缩机主轴的密封。

  新能源汽车对密封系统提出更高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要求。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的发展,

  对高速油封、电池包、耐甲醇橡胶材料等产品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

  的核心装置。良好的密封系统可有效避免电池组内部电解液泄漏、气体泄露等问题,延长电

  池组的使用寿命;防止水、灰尘等污染物侵入控制器和电机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充电接口需

  随着汽车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汽车工业对橡胶密封制品制造技术的提高,相应市场扩容。

  汽车橡胶密封件市场需求与新车市场、替换市场及维保市场息息相关。据智研咨询统计,2022

  年,全球汽车橡胶密封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7.2亿美元,同比增长4.7%,中国汽车橡胶

  密封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3.8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80.1亿

  元,占比达到30.4%。燃油车/新能源车橡胶密封件单车价值分别为1127/1138元。新能源

  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将为汽车橡胶密封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假设:1)随着人们对

  汽车使用场景和质量需求的提高,密封件的结构设计升级等,橡胶密封件单车价值或逐步提

  升,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对密封条件的要求更严格,其密封件单车价值增速更高,2024-2026

  年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橡胶密封件单车价值量每年的增速分别为1%/2%。2)2024-2026年,

  中国汽车产量每年增速为3%,新能源车渗透率分别为38%/43%/46%。基于上述假设测算,

  图12:全球汽车橡胶密封件行业市场规模(亿美元)图13:中国汽车橡胶密封件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密封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占据绝对优势。中鼎股份是国内密封领域行业绝对的龙头,

  2022年中鼎股份汽车密封系统业务营收31.8亿元,占企业整体营收21.4%。国内密封行业

  上市公司盛帮股份,朗博科技等业务规模与中鼎股份相差较大。海外头部企业成立近百年,

  在汽车零部件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和客户资源,占据领先优势,其中库伯标准控股密封

  系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首位,NOKCorporation的油封产品日本市场份额为70%,全球份

  额为50%,其自1960年起与欧洲最大的油封制造商德国科德宝合作,并于1992年在我国

  国内从事橡胶高分子材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汽车、2023Q1-Q3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11.63%,归母净利润

  盛帮股份电气、航空等领域客户提供高性能、定制化的密封绝缘0.48亿元,同比增长28.29%。2023H1汽车类密封产品营

  中鼎股份密封产品丰富,抢占新能源密封先机。公司生产的密封产品主要包括O型圈、

  油封、密封垫片、组合垫圈、轴承密封、特种密封、PTFE密封等。密封系统旗下企业以

  KACO为代表积极推进新能源布局开发配套成功高性能新能源电机密封,电机密封属于动密

  封,代表全球密封行业最尖端技术水平。公司目前已经开发批产新能源电池模组密封系统和

  电桥总成等产品,在电池包电机密封等新能源板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3H1,中鼎股份

  中鼎股份通过海外收购成为行业龙头,国内落地公司业绩稳步提升。中鼎股份制作密封

  件起家,2003年在海外建立物流中心,2008开启海外并购。公司于2011年收购COOPER

  油封公司,为进军油封行业打下良好基础,于2012年收购全球知名高端密封件供应商美国

  ACUSHNET,并在2014年收购全球领先的高精度密封公司德国KACO,借此掌握了国际前

  三的密封系统技术,并拓展了优质客户,确立行业龙头地位。同时通过收购海外高端技术开

  拓国内市场,国内落地公司业绩近年来保持稳步提升,KACO中国(无锡嘉科、安徽嘉科)

  2023H1营业收入达到3.4亿元,同比增长24.3%,净利润达到0.6亿元,同比增长17.0%。

  图17:ACUSHNET和KACO收益情况(万元)图18:KACO中国营收和净利润情况(万元)

  NVH指人们在驾驶汽车时能直观感知到的噪声(Noise)、震动(Vibration)和声振粗

  糙度(Harshness),是一个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噪声(Noise)主要指驾乘人

  员听到的车内噪声;振动(Vibration)主要指驾乘人员感受到的来自于方向盘、地板和座椅

  的振动;声振粗糙度(Harshness)指噪声和振动的品质,描述人体对振动和噪声的主观感受。

  噪声和振动源往往难以消除,因此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工程人员往往通过设计优化NVH

  汽车NVH零部件领域壁垒较高,行业龙头先发优势极大。整车企业对汽车NVH零部件

  供应商的研发、工艺和批量生产等多方面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零件级同步研发一方面要求企

  业须具备较强的零件设计能力和完备的CAE分析验证等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企业具备零

  件测试与验证能力和台架疲劳测试验证等能力。系统级同步研发则在零件级同步研发的基础

  上,要求企业具备系统设计能力、整车NVH测试验证分析能力以及整车道路测试验证分析

  等能力。企业一旦进入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双方往往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获取

  汽车NVH零部件行业集中度高。国内从事汽车橡胶减震产品生产的企业大多数服务于

  AM市场。AM市场对供应商的配套能力、技术水平和成本等方面要求较低,因此数量较多,

  竞争激烈。在OEM市场,中鼎股份通过海外并购行业领先企业及持续加强减震器件的研发

  投入,份额遥遥领先。传统主业同为NVH产品的拓普集团近年来发展较快。中国中车于2014

  年收购彼时全球汽车减震领域排名第三的博戈公司,计划将亚太总部设置在无锡市锡山区,

  继续扎根汽车NVH减振降噪及轻量化主航道。海外企业方面,天纳克的驾驶性能部门和原

  来辉门的汽车配件领域的主机配套部门组成天纳克性能解决方案运营部门,致力于降低噪音、

  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的系统并提供先进悬架技术、驾驶控制、制动领域的解决方案。

  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系统、智能底盘橡胶、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100强”(名列第95位)和“全球非

  中鼎股份智能底盘轻量化系统、冷却系统、密封系轮胎橡胶制品行业50强”(名列第13位,国内第1)。2022年公司

  合作进展迅速,海外市场与Rivian、Ford、Lucid等知名品牌达成

  住友理工各种汽车用胶管,产品供货于丰田、本田、汽车(交通工具)领域防振橡胶世界占有率曾占第一。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要求NVH零部件具有更高质量。目前汽车的车机功能越来越丰富,

  智能化属性不断加强,有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汽车NVH性能息息相关。此外新能源汽车动

  力系统的结构相比传统燃油汽车有了很大改变,新能源汽车的底盘搭载核心的三电系统,对

  整车NVH更为敏感,通过减震器件来保护底盘可以降低三电系统的故障率。电动车搭载电

  NVH模块不断壮大,海内外布局趋于完善。NVH模块是中鼎股份五大核心战略业务板

  块之一,产业以减振、降噪及轻量化底盘系统为主。下辖中鼎减震、德国WEGU、威固(安

  徽)、四川望锦、安徽望锦、中鼎精工及中鼎减震北美、中鼎减震巴西等国内外数十家公司。

  中鼎减震一直专注于汽车减振系统,在衬套类、顶端链接板类、发动机悬置类等产品上拥有

  多项专利。公司为提升细分行业技术以及拓展海外市场,提前规划海外布局,于2015年收

  购了欧洲抗震降噪技术领跑者德国WEGU并进入宝马、奔驰等高端品牌汽车的供应领域,其

  核心产品硅胶动力吸振技术在橡胶减振降噪领域位居全球同行前列,2021年控股股东中鼎

  集团收购日本普利司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减震业务公司以开拓日本市场。至此中鼎股份NVH

  2023H1,中鼎股份底盘-橡胶业务营收为17.5亿元,同比增长17.5%,占总营收的21%。

  其中,中鼎减震作为主营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净利润1.1

  图19:中鼎股份底盘-橡胶业务营收(亿元)和占比图20:中鼎减震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德国WEGU海外并购项目中国落地业绩增长趋势良好。公司积极推进海外企业并购业

  务的国内落地战略,业绩处于良好增长态势。2023H1,安徽威固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增

  长8%,净利润0.2亿元,同比增长42%。公司经历海外并购“全球并购”、“中国落地”、

  “海外管控”三个阶段,目前已经步入第三个海外管控阶段,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全球大协同

  战略,在更高层次实现全球战略协同、平台协同、技术协同、产品协同,从资本输出转向了

  汽车悬架用于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力矩并减少非平整道路对车身的冲击、吸收由车轮

  运动产生的振动,保证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及减小损耗。悬架从1934年第一个由螺旋弹簧组

  成的被动悬架开始,经历了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主动悬架到空气悬架等里程碑式迭代。

  空气悬架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弹簧、多系统传感器、蓄压器、控制单元等。

  空气供给单元技术门槛高。空气供给单元由空气压缩机、气门阀与储气罐构成。空气压

  缩机是其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压缩空气并向高压空气罐充气,再由空气阀组调节储气罐与

  空气弹簧的气压与气量。空气压缩机的开发是空气供给单元的核心技术难点。空气供给单元

  通常安装在前轴机舱或者后轴中央,需要与发动机、变速器、悬架连杆等部位共享空间,在

  功率足够的情况下要兼顾体积小和装载的便利性。此外空气悬架的非线性刚度曲线要通过不

  同的“气压+气腔体积”组合实现,因此空气压缩机不仅要持续提供高压空气,还需要对压

  空气悬架有效提高商用车承载性能,法规进一步推动装备。商用车应具备强大的承载能

  力以满足商业运输的需求。在商用车上,空气悬架因采用空气弹簧替换钢制螺旋弹簧或者钢

  板簧作为弹性元件,相比钢板弹簧具有更大的上下行程,更加均匀的轴荷,并且自重比钢板

  弹簧更轻,提高了整车的承载能力与行驶稳定性。发达国家绝大多数的中型以上客车、轻型

  商务车都用了空气悬架系统,重卡除工程车之外的公路运输车几乎全部采用空气悬架。我国

  2018年起生效的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则要求:“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

  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的后轴,所有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以及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应

  乘用车空气悬架应用条件更为充分。乘用车通常搭载电控空气悬架(ECAS),减振结

  构相对复杂,包括空气弹簧、可变阻尼减振器、完整的空kaiyun登录入口 开云平台网站气供给系统(空气压缩机、储气罐、

  空气阀等)以及对应的车载ECU、传感器等。乘用车ECAS优势表现为车高、阻尼、刚度

  可调,可以针对不同道路情况和使用需求灵活改变悬架状态。还可以通过手动输入信号,使

  得车身高度在不同载重时保持恒定,或者单独调节前桥后桥高度以满足乘员和载货的需求。

  ECAS目前主要针对高端市场,随着空气悬架系统集成与轻量化技术的开发成本低廉化及愈

  发成熟的电控系统调节车身高度与减振器阻尼的效用增大化,将更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新能源车对空气悬架需求增长。一方面,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是重中之重,空气悬架能在

  一定程度上提升续航里程。空气悬架可以高效合理调整汽车底盘高度进而降低新能源车风阻。

  蔚来ET7配备的主动式空气悬架能够在五种驾驶模式中调节车身高度,下降了10mm之后,

  能帮助车辆减少0.7%风阻,增加1.6km续航。另一方面,新能源车装备大质量的动力电池,

  重量较高,如果使用螺旋弹簧悬架,钢丝直径会非常大,影响整车设计和驾乘舒适性,空气

  国产化下空悬系统单车价值下降,应用车型不断下探,渗透率或将快速提高。我国整车

  厂使用的空气悬架曾长期从威巴克、大陆集团等外资厂商采购,价格高昂,单车价值量约

  1.1-1.6万元。随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等核心零部件相继国产化,空气悬架系统国产化方

  案成本逐渐降低至0.8-1万元。空悬成本降低的同时其应用车型价格也不断下探。2018年前

  空气悬架主要搭载于豪华车型,BBA群体中配备空气悬架的车型价位60万元起,近年崛起

  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品牌纷纷将空气悬架作为大卖点,空气悬架配置价

  格段不断下沉。2023年底,奇瑞星纪元ES上市,售价为22.58万至33.98万元,全系标配

  空气悬架,创下新低。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

  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56.4万辆,以乘联会披露的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计算,

  我们假设:1)2024-2026年,国内乘用车空悬渗透率分别为4.5%/8%/12%。2)随着

  国产方案的逐步量产和普及应用,单车空气悬架的价格将从2022年的1.2万元左右降至

  2026年的0.8万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我国空悬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7.8亿元,未来三

  海外厂商处于领先地位,国产厂商迎来发展良机。海外空悬系统供应商主要包括威巴克、

  大陆集团、AMK,这些厂商对空气悬架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时间较早,积累深厚,除了供应

  单个组件外还具备生产空气悬架总成的能力,同时它们多为传统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厂合

  作关系时间久、绑定很深,为宝马、奥迪、保时捷等高端车型稳定供货。空气弹簧市场中大

  陆集团、威巴克占有较大份额,供气单元则主要由威伯科、AMK和大陆集团提供。

  随着零部件采购分拆化,缺乏集成能力的国产厂商潜在机会增加,新势力品牌热潮下,

  国内空悬部件供应商受益更多,中鼎股份收购全球空悬压缩机龙头企业AMK、孔辉科技为

  东风岚图配套、保隆科技为蔚来配套、拓普集团获多个空悬配套定点。国产厂商的快速响应

  中鼎股份通过并购德国AMK确立国内龙头地位。2016年5月,中鼎股份以1.3亿

  欧元收购德国AMK,直接确立空气悬挂行业领先地位。AMK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空悬系

  统业务领域以来,不断提升产品总成技术,深耕行业二十多年,为捷豹路虎、沃尔沃、奥迪、

  奔驰、宝马等世界顶级主机生产商配套。AMK拥有空气供给单元这一核心技术,在国内该

  AMK国产化落地顺利,降本推进公司空悬业务快速增长。2018、2019年公司先后在

  国内设立安徽、上海安美科子公司以降低产品成本并拓展空悬系统国产市场。形成安徽宣城

  为生产运营基地,上海青浦为研发试验中心的全面布局。2020年来国产化项目逐渐落地,

  并取得蔚来、东风等主机厂商订单。2023H1,中鼎股份底盘-空悬业务营收为3.6亿元,同

  2021年初,AMK配合中鼎股份“国产化推进、技术迭代升级、产业补强补全”的战略

  目标,出售子公司AST100%股权,剥离工业业务,聚焦空气悬挂和电机电控系统业务,业

  务集中成效明显,中鼎股份空悬系统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的12.1%提升至2023H1的23.1%。

  凭借AMK的技术支持及在国内市场的率先布局,公司有望在行业成长期抢占先发优势。

  图25:中鼎股份空悬业务营收(亿元)和占比图26:中鼎股份空悬业务毛利率

  公司积极推进海外企业并购业务的国内落地战略,安美科安徽处于放量增长期。2022

  年,安美科安徽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406%,亏损0.1亿元。截至2023年6月,

  AMK中国已获订单总产值为78.4亿元,随着空气供给单元产品组装及生产线相继落地,并

  持续推动空气弹簧、储气罐等其他硬件自产项目落地,未来公司空悬业务制造整合能力将持

  空气供给单元总成订单丰富,预期长期放量。空气悬架的空气供给单元结构精密复杂,

  技术门槛很高,在海外市场,AMK声名远扬、行业领先,持续拓展欧洲客户,在国内中鼎

  股份凭借技术优势和国产化成本优势已取得多家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主

  机厂订单。公司受益于自主品牌高端化+整车厂降本需求+国产化落地,未来有望拿到更多新

  2020/11欧洲某知名汽车公司核心的空气悬挂全系统总成项目,项目单车价格为108.31亿元

  2022/5欧洲某商用车新势力头部企业空气悬挂系统总成产品的独家批量供应商52.79亿元

  2022/8欧洲某知名汽车制造商空气悬挂系统总成产品的批量供应商71.8亿元

  2020/9东风汽车东风H97项目空气悬挂系统核心部件小总成产品1.27亿元

  2021/2东风汽车岚图H56项目空气悬挂系统核心部件小总成产品62.02亿元

  2021/6国内某头部品牌主机厂全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2.6亿元

  2021/7国内某头部品牌主机厂全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储气罐部件产品55800万元

  2021/8国内某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主机厂全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42.95亿元

  2021/8国内某轻型商用车头部企业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3600万元

  2021/10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全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41.7亿元

  2021/12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全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4.7亿元

  2022/2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41亿元

  2022/2国内某自主品牌头部企业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3.4亿元

  2022/3国内某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2.44亿元

  2022/3国内某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5200万元

  2022/6国内某自主品牌头部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4.9亿元

  2022/6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717.18亿元

  2022/7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77.67亿元

  2022/10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41.34亿元

  2022/10国内某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三款车型空气悬挂系统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13亿元

  2022/12国内某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64.2亿元

  2023/9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6.13亿元

  2023/10国内某头部新能源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16.4亿元

  2024/1国内某头部自主品牌主机厂新平台项目空气悬挂系统的空气供给单元总成产品53.4亿元

  加速空悬其他系统硬件总成产品研发。中鼎股份一直从事橡胶制品制造,有多年的技术

  积累与经验积累,同时AMK深耕行业二十多年,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目前空气弹簧产品已

  经生产完成,产线设备已落地,相关业务合作正在加速推进中。公司朝着空悬硬件总成供应

  汽车热管理系统由各种用于调节零部件工作温度和乘员舱环境温度的零部件构成。对汽

  车进行温控来保证零部件及乘员舱内处于适宜温度,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安全性。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主要由乘员舱(空调)热管理系统、发动机冷却和变速箱冷却组

  成。乘员舱热管理包括制冷及制热,制热利用的是汽车发动机运转产生的余热,制冷的过程

  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的反复循环。发动机冷却和变速箱冷却使热量散发到空

  电车相比油车缺少发动机、变速箱而增加了电池、电机电控和有关电子器件。电车的乘

  员舱(空调)热管理在制冷方面与油车的方案类似,只是压缩机改为由电池驱动,而在制热

  上由于缺少发动机,需要额外的制热功能,通常使用PTC或热泵方案;电池对工作温度要

  求更为严格,电池热管理是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散热并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减小

  电池组内温度差。电机电控原件运转时产生的高温会削弱其寿命及稳定性,目前对电机和电

  控进行降温应用最广泛的是风冷、水冷和油冷。混动车热管理系统相当于燃油车和纯电车两

  套热管理系统的叠加。其发动机系统热管理与燃油车类似,三电系统热管理和纯电车类似。

  空调热管理系统根据动力系统工作状态通过PTC等制热模块发热或使用发动机余热。

  新能源车管路需求更大,要求更高。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管路包括进水管、下水管和

  上水管分别连接相应的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管路结构设计较简单。纯电车型热管理系统各零

  部件通过三通阀、四通阀、换热板块实现热交换,管路结构通过设计以实现制热、余热利用

  以及制冷。PHEV车型热管理系统管路设计是燃油车与纯电车的集成,管路更为复杂,单车

  价值量最高。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需要更优秀的热管理系统集成度及温控管理,

  尼龙和TPV应用比例将提高。传统的汽车流体管路材料大致分为橡胶管,塑料管(尼龙

  管)和TPV(热塑性硫化橡胶)。燃油车前舱温度较高,普遍在100°C以上,软管以橡胶管路

  为主,塑料管路耐热性较差,容易受热熔化,主要集中在燃油管路、蒸发管路等部分。新能

  源车由于没有发动机,电池温度一般在100°C以下,使用尼龙管路不会出现温度过高导致

  的安全性问题。同时尼龙材料在价格、重量、耐油性、耐热性等方面也有诸多优势,随着新

  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应用比例将逐渐提高;热塑性弹体TPV兼具橡胶和塑料的特性,随

栏目导航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 话:0516-86760569

传 真:0516-86760232

手 机:13775964463

邮 箱:513635412@qq.com

地 址: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郑沛路西侧